引言
在新古典經濟學中,國有企業的“多重目標”是如何形成的?企業目標是決定企業行為方式的關鍵因素,對企業經濟效益的評價,就是看企業目標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實現。
新古典的理論傳統中,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,消費者以效用最大化為目標,始終是經濟分析的基本假設,由此在一定的約束條件得出企業和消費者的行為,因此,在新古典的理論體系中討論企業的經濟效益,總是圍繞著企業對利潤的實現展開,包括取得利潤的規模,利潤成本的對比等。
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出的,我國的國有企業由于具有多方面的目標,提供著多方面的產品,既包括微觀的利潤,也包括宏觀的社會效益,因此對其效益的評價如果僅從微觀角度進行,將是有所偏頗的,特別是國有企業的宏觀效益的取得,往往是以微觀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的損失為代價的。
這樣,探 ……
